【KC Movement module課後回顧】
💪改變,從認識肌肉分類開始!
2020年二月,KC module課程接續一月,從肩頸區域進一步向下挖掘,尋找動作診斷異常的原因!肌肉的分類,需合併解剖學、形態學、生物力學、神經生理學、以及在有疼痛下產生的一致變化等特徵,來做區分,我們考量的不單純是肌肉的起點與終點,我們更關心的,是這些肌群是否可扮演好它們各自最擅長的角色,有些肌群天生適合在高負荷活動中主導,有些肌群天生適合做離心與旋轉控制,有些肌群天生適合在動作開始之前就前饋收縮。每一種肌群若在功能性活動中悖離它們天生擅長的角色,都可能造成動作選項流失、出現動作失控,進而被診斷出動作的失能。瞭解不同肌群的不同特性,有助於我們提供針對性且個人化的再訓練處方,讓我們面對失能的肌肉時,不再只有肌力訓練。
感謝所有醫師、治療師熱情積極的參與,三月份即將登場的課程,是由 湯士萱物理治療師 Suzanne Tang Physiotherapist所教授的骨盆下背區域,不同部位間的協調(Coordination Efficiency- Lower back & hip),期望大家繼續共襄盛舉,一起在專業上攜手共進😆
最後一定不能忘記主辦單位 康卓健康 OPTimal COntrol Wellness Center
以及 湯士萱物理治療師 Suzanne Tang Physiotherapist的協助,讓課程得以順暢進行🙌🙌
期待下個月再見到大家!
#kineticcontrol #movementhealth